[圖片由Copilot AI製作-搭乘人潮擁擠捷運的西裝男子]
近來在大眾交通工具的議題上,關於自由座位子歸屬問題、高速運輸工具站票開放問題、博愛座誰應該坐、門口擋位問題、手扶梯該不該讓人可以行走......巴拉巴拉.....,常常都會造成紛爭。
而拜現行傳播媒體興盛所賜,很多實況不用等到新聞撥放,在一些論壇或是APP,馬上就被分享推播出來,想不知道都很難耶
(甚至連記者都主動跟釋放者求授權了)。
尼爾張是大眾運輸工具的愛好者,今天在捷運閉目養神時,還聽到小姐姐以好聽的聲音,對著老外說:
I need an apologize. Where are you from?
八成是為了人潮擁擠,不是擋在門口擠不進去或是擠不進來的擦槍走火事件吧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就尼爾張的觀察,人們搭乘時會選擇停留在門口附近,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:
方便下車。
也有很多人會擔心人潮過多,自己要下車時會出不來。
或是常常要擠出來時,面臨到沿路包括站在進出口的旅客,鮮少會有先退出去以方便大家進出的人(也是要碰運氣)。
所以,大多數人不會往內移動,然後常常就會有口角發生
(想移動到內側的人進不去、到站想從內側出站的人擠不出來,火氣就會起來....)
.......
其實也沒那麼複雜。
往內側移動不用擔心會出不來,
因為一來停站時間是足夠的,
二來可以提早在到站前就開始行動。
但要如何突破擋在前面的人呢?
其實無需去這這類人爭論"為什麼不進去一點呢?""可以讓一下嗎?"
只要採取行動就可以,
面無表情且語氣單調地重複著"不好意思借過"就可以。
同時直接從縫隙鑽,動作可以"大~~一點",但不要有明顯地侵略性或碰撞就好。
若遇到有人連背包或其他隨身物品都擋得很明顯阻礙行進,經過時在不會造成損壞的狀況下,可以"不小心地~~~撞一下"
(記得要沿路一直說"不好意思借過唷"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博愛座或是讓坐這件事,每個人的普世價值是很難有共識的。
過往尼爾張是不坐博愛座的,
但隨著年紀也到了,體力也差了,真的累了我也是會坐。
而通常入座後,大多是閉目養神。
截至目前為止,尼爾張是尚未遇到開口或動手要求讓坐的狀況。
若真遇到了呢?
我稍加揣測,嗯。。。。。應該會讓吧!
原因很簡單:位子不是對方的,但也不是我的,為了不是我的東西還要跟人爭論,其實沒什麼必要,不想浪費我自己的時間跟生命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
關於高鐵自由座議題,尼爾張是認為就是各憑本事。
不過應該要控管好人數,開放站票,或是超賣,變成高鐵台鐵化,在安全性考量實為不妥(發生交通事故絕對死傷慘重)
以現在高鐵的熱銷程度,就尼爾張的搭乘經驗,除非是首站且是平日,否則還是乖乖買對號座(真的會變成自由站,不會有自由座)
若不幸有人站在旁邊或是有人想要換位或佔位,就尼爾張遇過的個人經驗:
站在旁邊卡到我,我會直接以我坐得舒服的姿態來主張,讓對方自己喬好自己的位子就好。
佔到我位子的,票亮出來通常會蠻識趣地讓開,真不行就請站長來處理,不用跟對方吵。
要換位子,若位子不喜歡,我是不會換。(簡單說就是看我高興)
[圖片由Copilot AI製作-站在擁擠手扶梯上的小孩]
而手扶梯要不要讓人走這件事,尼爾張覺得,
在台灣,過往習慣已經行之多年,需要時間去演化。
----------------
其實在很多城市的手扶梯可以雙側站人,
是基於同時旁邊也有樓梯可以讓急著趕路的人可以選擇通行。
另外,距離長度也不會太長,不管是大樓、車站或是賣場。
若沒有樓梯的話,其實還是會有默契地讓出一側的(就像路肩的概念)。
至於手扶梯硬體平衡維修問題,其實是屬於硬體風險成本評估考量,無須混為一談。
--------------
以台灣的狀況,會發生爭端的地點,有三個共通點:
1.手扶梯很長,且旁邊沒有樓梯
2.手扶梯很長,旁邊有樓梯但會走得很累
3.手扶梯不長,且旁邊沒有樓梯
可以換位思考一下:若您是有急事的人,您會希望怎麼做呢?
當然,人能改變的,只有自己,所以盡量平常心囉。
若要根本解決,建議相關場域,可以評估以單人寬的手扶梯來建置或更換,一定會比宣導來的有效,也可以讓維護跟維修成本有效降低唷。
-------------------
綜觀這些林林總總,其實,一個巴掌拍不響。
是否要興起波瀾,都是自己是可以選擇的,對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