肅清之門這本書,在入手當天就熬夜讀完了,作者是黑武洋,2001年出版。讀了才發現跟大逃殺一點關係也沒有。
真要扯上邊,應該是在 探討青少年的心智成熟度及對於現今制度理論的批判,這幾個部分有關聯吧。
大逃殺批判的,是何謂正義?在殺人與被殺之間。
肅清之門批判的,是何謂公平?在加害者與被害者之間。
故事中除了著重於兇手班導--亞矢子與全班學生進行最後的死亡授課之外,
(讓他們知道自己為什麼該死~!)
還有跟警方、家長和媒體之間的對峙周旋,以及一些細微劇情的鋪陳聯結,
,綜觀整體紮實度很夠。
而相較於“徬徨之刃”中,對媒體冷血的無力反抗,
在這邊,亞矢子反倒妥善地運用媒體的渲染力及冷血好奇心,達到了她要的目的:
不但處理掉了當年運用輿論暴力而導致父親死亡的罪魁禍首,
並靈活利用其渲染力散佈訊息,在這次的事件中運用贖金懸賞緝兇的方式,來個甕中捉鱉。
漂亮地對媒體這頭毒蛇猛獸反將了一軍,
正所謂水可載舟,亦可覆舟,不外如是。
另有幾個橋段,更深入的探討人性最深度的卑劣與無助,像是:
- 同學們~只要你們坦承自己做過最不可饒恕的事,我就不殺你。 (死到臨頭會說實話嗎?)
- 家長們~只要你們願意一起代替你們的子女進來當俘虜,我就放他走。 (愛豈是只用嘴巴隨便說說??)
- 是誰沒湊足贖金的?都沒人說,我就唱名殺人質囉~首先第一個是... (害群之馬到底要誰做....)
- 沒錢付贖金的家長們~當場就跟那些孩子已死的家長借吧,時間緊迫要快喔~ (非在此刻還要在傷口上灑鹽嗎?)
- 這些贖金就是懸賞金,人越少分越多,逮捕犯人者無身分限制,至親警察都歡迎! (人為財死鳥為食亡,當利益在中間,道義就放兩旁吧...)
不斷的在挑戰印證一句話:人不為己,天誅地滅。
不僅從學生在面對自己所犯的惡行仍毫無悔意,
或是家長怪罪學校處理不當,
抑或是學校對於家長的駝鳥心態發出怒吼,
還是傳媒不斷的在喧嚷社會病態的連鎖反應...云云
都是忠實醜陋地呈現出:“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,都不是我的錯”這種劣根性。
若你想滿足 "世上居然會有這種事" 的好奇心,看了你真的會大呼過癮!
----------------
唯一相依為命的女兒,在聖誕節前夕被飆車族撞死,而兇手因為找未成年者當代罪羔羊,而得以逍遙法外。
萬念俱灰的母親,決定用自己的方法,來尋求能讓自己及女兒鎮魂的依歸。
一個簡單的故事開場,接著畫面就移到學校裡了。
故事主軸其實就在亞矢子跟學生的對話中已經清楚勾勒出來:
沒有人有權利可以隨意扭曲,或斬斷別人的人生。
你敢作,就要勇於面對、負責、承擔所有你該面對的一切。
因此最後,亞矢子面對她所做的一切,她坦然面對。(因為在最後,若真要逃她是可以逃得掉的。)
而這些同學,在亞矢子打開電腦,叫出檔案,如數家珍地說出其罪行時,
如同所有犯錯者、犯罪者一般,理由總是千篇一律:
“我並沒有想殺他的意思呀!”、”是他自己運氣不好的嘛!”、”我只是想嚇嚇他呀!”、”是因為他不配合,我才….”
“你是誰呀?關你啥事?你憑什麼權利….?”
將心比心,被害者可是連主張自己有”免於恐懼的權利”、”活著的權利"、"不該被傷害的權利"、
重新活著跟你談有人道人權,請不要傷害我 的申訴機會都沒了~!這就公平合理嗎?
尼爾張曾想過:若我是亞矢子,我帶的是一個正常的班級,大多數同學都跟我那被飆車族害死的女兒一樣的善良、善解人意,
那我會屠殺他們嗎?
答案是不會。
正因為在門外是那群仍然逍遙法外的人渣,在門內是這群教育了三年,心知肚明也從資料顯示,真的是無可救藥的朽木了...
是的,想清楚就好,就迎向這扇肅清之門吧!進行門內外的“緊急處置行動”吧~
無奈的是,這或許是空前,但絕不會是絕後的!
能激起多大的漣漪,就端看每個人的心湖廣度了...
-------------------
造成這類問題蔓延的主要原因,大多是在於懲罰的方式及結果,無法杜悠悠之口。
對錯本就很難分辨,但若有些對錯是已經可具體呈現的話,那接著是要看該不該懲罰。
若該罰,才來討論方式。
被罰者及親人當然希望從輕,受害者恨不得剉骨揚灰...
一個不小心,加害者跟被害者有可能就互換~!
是該殺人償命、欠債還錢,
還是把命留下,但要付出同等代價?
怎樣的代價,才是同等?
才能對犯錯者、對受害者、對大眾都是個清楚的警惕烙印?
不要讓“特定因素”(性別、年齡、精神狀況...等) 進場,做為這些判定的參考依據變數,
對事不對人,會不會是個比較好的解決方式呢?
若能找出這個令眾人信服的答案,
相信就是對受害親友最好的鎮魂歌。
也是對邪念之人最好的警示燈。
司法的秤錘,真的很沉重...留給大家一同來思考...
-----
延伸閱讀:
Battle Royale大逃殺-Dead or Live? By Your Mind~!
----------
原po標題:2010-06-04 00:09:11黑武洋-肅清之門 讀後有感,微調再po~